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牧原扶贫模式的“倍增效应”

时间:2018-03-13    点击: 次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孟向东 徐海林 - 小 + 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牧原看到了在内乡县推行“5+”扶贫模式的效果和潜力,于2016年年底面向各子公司所在全国各地的贫困县全面复制推广“5+”资产收益帮扶扶贫模式。目前,已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13个省(区)的55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完成了扶贫产业布局,建设了累计投入215.16亿元的现代化生猪产业扶贫基地。

从“一家一户”扶贫到扶持“集体经济”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

牧原扶贫把“5+”扶贫模式复制推广到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造福着越来越多的贫困百姓,受到多方关注。

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同志深入内乡县调研后提出,该模式遵循市场规律,通过政府主导,引入共享经济理念,能使贫困户以抱团发展的方式,联结到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产,避免了个人养殖缺乏经验、技术和管理的弊端,规避了风险,实现了多方共赢,且持续周期比较长,可有效防止返贫,涵养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经济基础,是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

而中国社科院相关部门领导在深入内乡县调研后提出,贫困户通过获取金融资源,与优势企业合作形成资产,同时以企业的资本优势加政府增信形成有效风险隔离,从而使贫困户稳定分享优势企业成长的红利。有形之手遵循市场规则办事,效果是多方共赢的,在理论上,凡是有优势资本、优势企业存在的地方,这种模式就可复制。

而牧原扶贫的“大格局”不仅表现在扶贫“版图”的扩张,还在于他们建立起的“防返贫”长效机制,全力帮助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支持贫困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践上。

内乡县余关镇黄楝村曾是个典型的贫困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经济支柱。牧原2009年在这里建设养殖基地后,投资3000多万元积极支持该村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眼下,两条柏油马路纵横穿越该村,清悠悠的岱军河水潺潺不断环抱着绿色缠绕的现代农庄,薄壳核桃已进入盛果期造福着百姓,一年四季都吸引着城里人前来采风和休闲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首批“全国美丽乡村”。而在企业就业的该村310名农民已成为熟练的养猪产业工人,每年每人可获得5万元左右的稳定经济收入,带动他们的家庭即将步入小康生活。

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牧原与内乡县政府结合,围绕“龙头企业+金融+资产(股权、有形资产)”的“3+”模式,开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新的探索实践,用内乡县县长杨曙光的话说就是要“把村支两委建设成一支永久的‘扶贫工作队’”。

他们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支持贫困村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把集体未承包的农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其他村级经营资产注入合作社,利用县财政为每一合作社注入的20万元启动资金和各合作社向金融机构贷款的80万元,入股牧原旗下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优先股,按年化10%收益分红,确保每村除去支付贷款利息后前四年每年净收益6万元;在县财政每年为88个贫困村各安排2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四年还清后,每村每年可直接获得净收益10万元。今年1月,已为每村分红1万元。

“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可使村党支部、村委会有实力组织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对增加全县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充满期待。牧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曹治年表示,“我们将在加大复制推广‘5+’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把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的办法复制推广到更多地方,确保贫困村有实力组织发展富民支柱产业,实现长远经济和社会效应‘双丰收’。”

为支持贫困县涵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牧原利用和自己养猪主业配套、遍布全国的上下游产业,在河南内乡和内蒙古奈曼等地建设“农牧装备产业园”,制定优惠合作政策,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县域经济实力。目前,已累计吸纳各类入园项目23家。仅内乡农牧装备园就吸引11家企业入驻,共投资22.5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5亿元,吸纳用工10000余人,并已有寅兴农牧、南阳现代、梨威风机等多个项目建成投产。

在全国各地,牧原还利用企业生产大量环保有机肥的优势,联合县乡政府培育发展有机、高效农业产业。在内乡县,将自己建设的近百个温室大棚、冷棚无偿提供给贫困农民经营,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和有机肥,并负责产品销售,收益70%归贫困户,使该县灌涨镇刘营村等周边50多户贫困户靠此带动而稳定增收、脱贫致富。联合内乡县政府招引的以色列高效农业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将有效带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

从“扶贫”“防返贫”到“斩穷根”未来扶贫思路更清晰,目标更远大

去年寒假放假前,牧原拿出1500万元对企业所在的12个省59个县的476所小学的76354名学生发放了各类学习用具;对7个省12个县贫困地区的82所学校的1003名优秀教师颁发了牧原教育扶贫基金奖励。

牧原在企业仍在爬坡攻坚的12年前就成立了牧原教育扶贫基金,面向企业所在地的中小学开展教育扶贫,并将企业“绩效管理”核心理念导入教学管理体制中,每年对企业所在地优秀教师进行重奖,并累计捐助贫困大学生7510名。

“如果能为每一贫困户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就能实现从‘扶贫’‘防返贫’到‘斩断穷根’的战略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秦英林说。目前,企业正将“教育基金”和“绩效管理”教育扶贫的做法复制推广到全国更多的地方。

未来3年内,牧原将继续在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完成扶贫产业投资200亿元,带动20万贫困户、6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企业所在地的老百姓因牧原而早日致富奔小康,让他们的子女因牧原而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的老人因牧原而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无论企业做多大,都是社会的,因为企业的发展是整合了社会方方面面优势资源的结果,这就决定了企业发展必须和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秦英林表示,牧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在国家和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框架内创新思维,寻求更大作为,让牧原扶贫模式的“倍增效应”越来越大。

上一篇:新时代 看!大国“三农”磅礴转型

下一篇:印遇龙:大力发展生态养殖 撬动大农业循环发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