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动物检疫 > 文章

当前基层动物产地检疫问题的分析

时间:2020-12-22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邓文文 - 小 + 大

摘要:本文就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优化开展提供支持以及保障。

作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可以从源头上及时发现、扑杀并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到流通环节当中,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得到保障,进而使人们吃上放心肉。然而,当前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地检疫工作的质量以及效果,必须尽快给于解决。

1、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

1.1检疫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当前,我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主要由基层兽医站承担。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动物源性产品的质量安全,使得基层站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各级政府对基层站加大了建设以及投入,不断改善一些传统落后的设施以及设备。然而,当前基层站在检疫监督手段以及方法等方面较为滞后,相当一部分基层站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导致各种先进的检疫设施设备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1.2 监管方式落后

1.2.1 防控体系不健全

当前,一些养殖场所采取的是较为粗放的生产以及管理方式,缺乏完善的设施设备,一些养殖场其建筑布局以及设施设备等无法满足动物防疫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养殖场将生产区、生活区以及工作区混为一体,没有严格按照动物防疫要求为患病动物设置专门的隔离治疗区,导致疫病极易传播以及扩散;其次,养殖场以及圈舍内相关消毒设施无法满足防疫要求,很难达到防疫效果;此外,一些养殖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管理能力,这进一步加大了动物产地防疫工作的难度。

1.2.2 引种不严格

在引种过程中,一些养殖场并没有向引入地动物卫生监督主管部门申报。在调运前,并没有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产地检疫,并不具备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引种动物进行隔离观察而是直接混群饲养,导致各种疫病随引种带入,使得养殖场甚至是当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1.2.3 没有落实消毒制度

对消毒工作进行严格落实是动物产地管理的一个薄弱环境。相当一部分养殖场尤其是中小型养殖场没有定期开展卫生消毒工作,一些养殖场虽然进行了消毒,但是没有对消毒制度进行严格执行。没有安排专人开展消毒工作,导致消毒工作仅仅流于形势,给防疫工作造成了较大的漏洞。

1.3 宣传以及执法力度不足

宣传以及执法是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的重点。当前,一些基层站在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时,很少进行主动宣传,没有对网络、电视以及广播等各种媒体进行充分利用来开展选材报道,与此同时对养殖场违法违规生产案件缺乏足够的打击力度,缺乏足够的震慑力。

2、改进措施

2.1 对基层防疫检疫人员加强培训

基层站需要对防疫检疫人员加强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执法能力方面的建设,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基层防疫检疫人员的能力以及水平,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质量得到保障。

2.2 对动物产地实施全方位的监管

全方位监管动物产地的养殖行为,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要求养殖场及时对其引种,饲料、兽药以及疫苗的采购,动物发病以及死亡情况,动物出栏等各个方式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报告;其次,对基层站防疫检疫组织机构、制度、人员、基础设施、记录档案等进行不断完善,明确基层站与动物产地的责任;此外,严格开展消毒、免疫、检疫、隔离以及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使动物产地养殖行为得到规范;另外,建立责任承诺制度,基层站需要与养殖场签订承诺书,对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进行落实。

2.3 加大宣传力度

基层站需要对网络、电视以及广播等各种渠道进行积极利用,深入到动物产地对相关法律进行大力宣传,与此同时对动物产地投入品相关规定、检疫申报、调运备案以及落地监管等各种知识进行宣传,使养殖人员具备较高的防疫意识,提高其法律意识,使其对基层站相关监督执法工作积极配合,进而促进畜牧业实现持续发展。

3、结语

基层站在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时,需要不断提高基层防疫检疫人员技术水平、对动物产地实施全方位的监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现长远发展。

上一篇:动物产地检疫官方兽医出证责任解读

下一篇:解读我国进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