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业篇

探寻中国禽业的破局与腾飞

日期:04-30 作者:豆包- 小 + 大

一、中国禽业的亮眼成绩单

在全球禽业格局中,中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2023 年,我国家禽出栏量实现大幅增长,达到 168.2 亿只,同比增长率为 4.2%。规模化养殖进程的加速,有力推动了产能提升,众多现代化大型养殖场不断涌现,凭借先进养殖技术与科学管理模式,持续创造产能新纪录。

禽肉和禽蛋产量同样表现卓越。禽肉产量达 2563 万吨,同比增长 4.9%;禽蛋产量达 3563 万吨,增长 3.1%。尤为突出的是,我国禽蛋产量占全球近 50%,意味着全球每两颗鸡蛋中,很可能有一颗源自中国。如此庞大的产量,不仅充分满足了国内民众对禽产品的旺盛需求,也使中国禽业在国际市场拥有重要话语权,大量优质禽肉和禽蛋产品出口海外,获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认可。

二、繁荣背后的 “成长的烦恼”

尽管取得显著成绩,中国禽业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对禽业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育种与生产效率之殇

育种环节效率低下,是制约中国禽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关键性状数据主要依赖人工采集,不仅效率低下,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而且易出现误差,影响数据准确性。种质资源挖掘不足,导致我国在优质品种开发方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外优质家禽品种凭借良好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占据市场优势,本土品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生产环节,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精准度低,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即便拥有优良品种,若无法提供适宜生长环境和有效防控疫病,品种性能也难以充分发挥。部分养殖场环境参数控制不精确,家禽易生病,生长速度受影响,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还增加养殖成本。

(二)市场与资源的双重紧箍咒

随着集团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集团化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可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成本,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抗衡,在市场价格波动时更易受到冲击,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饲料对外依存度高是中国禽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饲料原料如大豆、玉米等大量依赖进口,养殖成本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国际市场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时,养殖成本大幅增加,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且价格频繁波动给企业成本控制带来困难。

与此同时,从业人员教育水平较低,人工成本却快速攀升,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禽业技术含量较高,需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就业人员占比仅 7.9%,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难以有效推广应用。为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提高工资待遇,增加人工成本,加大市场竞争压力。

(三)环保与疫病的严峻大考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禽业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动物健康养殖、福利养殖理念逐渐普及,但实际操作存在诸多不足。许多养殖场粪污处理能力不足,大量粪污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滋生细菌和病毒,威胁家禽健康,且禽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成为中国禽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威胁家禽健康。疫病爆发不仅导致家禽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影响整个产业链稳定。如 2013 年 H7N9 禽流感疫情重创我国禽业,许多养殖场家禽销售受阻,价格大幅下跌,行业陷入低迷。目前我国疫病防控体系尚不完善,监测预警能力不足,防控技术和手段有待提高,面对疫病时处于被动防御状态。

三、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剖析

(一)劳动力素质的短板效应

在全球农业发展中,劳动力素质是关键因素。我国农业劳动力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大部分农民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职业培训,能够熟练运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而我国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就业人员占比仅 7.9%,这一较低比例导致许多先进技术在我国禽业难以有效应用。农民对新养殖技术、管理方法接受能力较差,习惯于传统养殖方式,严重制约产业升级和发展,使我国在与国际先进水平竞争中处于劣势。

上一篇:湖南蛋鸡行业的崛起与腾飞纪实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