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篇

楼房养猪突破与挑战并存的养殖新范式

日期:04-29 作者:豆包- 小 + 大

四、破局之路:楼房养猪改进措施建议

面对楼房养猪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探寻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迫在眉睫。只有从科学规划、养殖原则、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以及生态发展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才能为楼房养猪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养猪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一)科学规划与合理分区

在楼房养猪的规划与建设中,秉持 “高效环保,健康发展” 的理念是根本遵循 。养殖场的科学布局,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选址时,应优先选择生物安全条件优越、周边无重大污染源、交通便利且水源充足的地区 。远离居民区、工厂、屠宰场等可能带来疫病传播风险的场所,为猪群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长环境。

对楼层建筑进行合理分区,是实现高效养殖的关键举措。妊娠母猪和产房母猪生理需求相近,将它们分布在同一层,便于集中管理和照顾,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在一些大型楼房猪场,通过将妊娠舍和产房设置在相邻楼层,缩短了母猪转群的距离和时间,减少了应激反应,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保育猪和育肥猪生长阶段不同,但对环境要求有一定相似性,可分在一个区域,方便猪群的周转 。同时,每个区域都要进行网格化生产管理,借鉴楼层住宅的布局模式,将楼层划分为多个独立单元,每个单元又进一步细分,实现精细化管理 。每个单元都配备独立的饲养设备、通风系统和人员通道,减少不同单元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通过不断完善操作规范,如制定严格的人员进出流程、设备维护制度等,提高生物安全系数,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二)坚守全进全出原则

“全进全出” 的生产模式,在养猪业中已被多年实践证明是阻断疾病传播的最有效方式 。在楼房养猪中,坚持这一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利于猪场猪群的有序生产和运行,还能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养殖效率 。当一批猪全部转出后,可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空栏,有效杀灭残留的病原体,为下一批猪的进入创造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 。

为确保 “全进全出” 原则的有效实施,猪场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 。根据猪群的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各批次猪的进出场时间,避免出现不同批次猪混养的情况 。同时,加强对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和生长均匀度,减少 “掉队” 猪的出现 。对于生长缓慢、体质较弱的 “掉队” 猪,应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若确定无法恢复健康,要果断进行淘汰处理,杜绝将其转入其他楼层继续饲养,从源头上降低防疫难度和生物安全风险 。通过坚持 “全进全出” 原则,实现单元化、网格化管理,可有效降低疫病在猪群中的传播几率,保障猪场的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

(三)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是楼房养猪成功的关键保障,而人流、物流、猪流、水流、车流的五流管理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 。对人员和物资的管控必须严格细致,所有进入猪场的人员和物资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确保无病原体携带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 。在一些规模化楼房猪场,人员进入生产区前,需在生活区隔离 24 小时,经过两次洗浴、更换专用工作服和鞋套,再通过消毒通道进入生产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带入病原体的风险。

上一篇:关税大战下,中国养猪业的“逆袭秘籍”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