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图谱 > 牧医图谱 > 文章

肉羊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图)

时间:2021-03-2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作者:李发弟,王维民 - 小 + 大

(三)中国肉羊的育种历程

我国养羊历史悠久,从夏商时期开始已有文字可考。古代对羊的选择大多是自然选择和无意识的人工选择,形成了一批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如湖羊品种的形成。湖羊源于蒙古羊,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黄河流域的蒙古羊随民众大量南移而被携至江南太湖流域一带,由于缺乏放牧地和多雨等,由放牧转入舍饲,经长期驯养和选育,形成了湖羊(图5)。

 

图5 湖羊成年公羊

我国近代羊种业起于20世纪初。1904年,国外传教士将萨能奶山羊引入青岛;同年,陕西的高祖宪和郑尚真等集资从国外引进美利奴羊数百只,并在安塞县北路周家洞附近建立牧场,这是我国从国外引进优良种羊的开始。之后至1917年,我国陆续从美国等国家引入1000余只美利奴羊对本地母羊进行杂交改良,获得了3000余只的三代以上杂种羊,但没有取得明显的育种成效。肉羊的育种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引入国外品种开展杂交改良为主。1934年,从前苏联引进了高加索羊和泊列考斯羊等绵羊品种,分别饲养在伊犁、塔城、巴里坤、乌鲁木齐,对哈萨克羊和蒙古羊进行改良,至1949年,巩乃斯种羊场形成了以横交四代为主的“兰哈羊”群体。1935—1945年间,引入考力代羊等品种,在北平西山、河北石家庄和山西太原等地与地方绵羊进行杂交,但成效甚微。1939年,四川成都引入努比亚山羊90只,与地方山羊杂交,在提高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1946年,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赠送给我国考力代羊925只,分别饲养在西北、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平和南京等地,但因适应性差、几经迁徙和转移的原因,损失很大;虽与本地羊开展了杂交,但成效甚微。这一阶段,尽管多数引进品种的杂交改良效果甚微,但这些引进品种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毛肉兼细毛羊、半细毛羊(纤维平均细度大于25微米,或品质支数在58支以下)和山羊新品种培育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以毛肉兼用细毛羊、半细毛羊新品种培育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养羊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仅绵、山羊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养羊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对羊毛的需求,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个阶段,我国的羊育种主要以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半细毛羊为主,以该阶段的工作为基础,共培育出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等细毛羊、半细羊品种22个。其中,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由巩乃斯种羊场联合其它羊场共同在兰哈羊的基础上于1954年育成,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羊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为我国绵羊育种提供了样板和经验,该品种也作为主要父系之一,参加了多个细毛羊、半细毛羊等国内新品种的培育,对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绵、山羊杂交育种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非瘟疫苗毒不稳定,猪场怎么样拔牙?(图)

下一篇:一例犬术后细菌性腹膜炎的病例报告(图)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