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动态 > 政策法规 > 文章

全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畜牧部分

时间:2016-09-1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农业部 - 小 + 大

        三、奶业重点任务  
  1、制约因素:生产成本高,竞争力不强,优质牧草不足,资源约束趋紧,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利益联结不紧密,养殖加工“两张皮”,饲养方式相对落后,单产较低,国内乳制品消费信心不足。
  2、重点任务:打造“种养一体化”的养殖模式,提高奶牛场优质粗饲料基本自给水平和转化效率,提高生鲜乳质量,加强奶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发,推行质量安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体系,强化疫病防控,促进粪污还田,培育奶牛养殖新主体,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促进生鲜乳生产者和乳品加工企业利益联结,提升奶业竞争力。
  3、拟定联合体: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中国奶业D20企业联盟等。
  4、首批实施区域: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河北省定州市、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辽宁省海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上海市崇明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四川省洪雅县。(共10个县市区)
        四、具体的实施方式
  1、 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创新团队为依托,联合龙头企业、地方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构建“1+N”科技创新联合体。
  2、联合体各方按照产业竞争力提升和技术应用的实际需求明确合作任务,签订合作协议书,定向开展联合攻关,合作研发的品种、技术、机具等在示范县定向集成。
  3、 实施区域内农业行政、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机构承接科技创新和集成转化成果,将科技研发、集成转化、推广培训等环节在示范县统筹,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示范培训和推广服务。
  4、建立研发—集成—应用—再研发的“复式创新应用”机制,促进品种、技术和机具等研发改进,提高科技研发、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根据技术成果熟化程度,适时列入农业部和地方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扩大示范效果。
  解读:实施步骤是这样的: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明确各自任务进行定向技术攻关,成果集中后向所在地农户推广,形成当地优势技术后推广。
  五、实施时间
  实施期限为5年。根据示范县选择的原则,2016-2017年在首批实施区域组织实施,2018-2020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力争17个产业覆盖全国500-800个县。

上一篇: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

下一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