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四川畜牧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研究

时间:2012-02-0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3.2 提质空间 提升个体生产能力将大幅增加养殖效益。从畜牧业发展质量来看,畜牧业发达国家个体生产能力较高。通过良种繁育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如果我省达到25头的个体生产能力,按照2010年7200万头的出栏量,可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约200万头,以正常年份母猪价格、饲料、劳动力、圈舍及相关设施的成本投入每头6500元计算,至少可节约生产成本130亿元,以现有农村人口测算,人均可增加纯收入188元。如果按1.8亿头猪单位的理论总量计算,可减少能繁母猪存栏488万头,至少节约成本317亿元,农民人均可增加纯收入460元。转变生产方式有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据测算,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饲养,每头猪平均利润可增加150元,按照2010年出栏总量和50.2%的规模养殖水平计算,可增加纯收入56亿元,农民人均可增加纯收入81元。如果按1.8亿头猪单位的理论总量和规模养殖面80%计算,可增加纯收入220亿元,农民人均可增加纯收入319元。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可实现降本增收。通过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调节种猪、饲料、加工企业等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农户出栏一头猪可增加利润150元,按照80%的生猪规模化水平,90%的养殖户与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可增加纯收入198亿元,农民人均可增加纯收入287元。
  3.3 消费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不断上升。一是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增加了消费。每年新增100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到中小企业就业,由原来的养猪者变成了买肉吃的消费者。二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增加了消费。过去10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肉类增加了3成,猪肉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食品。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消费需求量将长期呈增长态势。三是我省猪肉平均价格既比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低2元左右,更比国际市场低30%~50%,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价格比较优势。同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非猪肉占肉类消费总量的11%,农村居民占20%。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国内市场对营养健康生态安全的牛羊禽肉兔肉和奶制品的消费增量大。旺盛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推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4 增收空间 综合上述分析,从理论上讲,在现有增收基础上,我省畜牧业通过增量提质,可增加养殖纯收入760亿元以上,以现有农村人口6900万计算,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可增加1100元。从畜牧业发展实际出发,“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年均可增加60元以上,到2015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2240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可达到800元以上。如果扶持政策有力,现代畜牧业提速增效,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年均增收可从60元提高到100元左右。
  4 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4.1 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加快转变畜牧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发展现代畜牧业定位为政府扶持下、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和满足市场供给相结合的支柱产业,以加大对农户传统养殖方式的改造力度为重点,加速确立以农户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导的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现代型生产方式;坚持以优品种调结构为主攻方向,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品牌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推进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实体化和联合化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广大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4.2 工作重点
  4.2.1 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把引导养殖农户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养殖水平和效益,推进现代养殖基地建设的着力重点和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养殖小区。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专业农户”共建、联建小区养殖模式,走农户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路子。在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中,重点支持专业养殖农户发展年出栏生猪100~500头、肉牛20~50头、肉羊60~100只、肉鸡12000~20000只,存栏奶牛10~20头、蛋鸡1000~3000只的适度规模养殖。鼓励其组建专业合作社,打造相对集中的标准化养殖小区或统一联建标准化养殖小区,推进养殖小区从点到线到面的基地式发展,实现畜牧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变,使农户为主体的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成为全省畜牧生产的主要形式。
  4.2.2 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必须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要强化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按照“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思路,充分发挥养殖业与种植业、林业的互补优势,加强沼气池、农田渠系、沼液池、滴灌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行 “畜-沼-菜(果、林、草)”等“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模式。农区大力发展青贮青饲专用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林区、山区积极发展畜禽林下养殖。坚持畜牧业养殖与环保产业发展相促进,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变被动处理的成本性投入为主动的生产性投入,鼓励在畜产品优势主产区或大型养殖小区配套发展沼气发电和有机肥、骨皮毛加工等产业。

上一篇: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下一篇:农业部解读《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