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多病原背景下蓝耳病防控措施探讨

时间:2009-08-29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招商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3.2免疫原则  鉴于蓝耳病的复杂性和感染的普遍性,应遵循以下原则:对阴性场原则不进行蓝耳疫苗的免疫,或者免疫用灭活苗进行免疫生产母猪;阳性场或发过病的猪场,如果稳定可按照程序进行,不要随意调整免疫程序;现行稳定的阳性场或发过病猪场稳定现用疫苗,无论活苗或灭活苗,不要轻易更换疫苗或程序打破现有场的疾病平衡。
    3.3防疫时处理好几个疾病的关系  首先要加强猪瘟免疫,有条件的猪场要想法或创造条件净化猪瘟。从目前猪病的发病态势来看蓝耳可能是引起猪群发病的主要因素,但猪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猪群发病往往是蓝耳免疫和猪瘟免疫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而导致,要充分认识到蓝耳病和猪瘟相互干扰问题。一般猪瘟免疫2周后再免疫蓝耳病临床意义非常重要。其次要注意喘气病的门户问题,冬季由于舍内空气质量较差易诱发喘气病,而后影响蓝耳病免疫效果。因此冬季一般要进行喘气病的免疫,但要放在蓝耳病之前进行而防止干扰。三要控制好圆环病毒防止和蓝耳病毒混合感染而引起机体高度的免疫抑制,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对机体免疫抑制程度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的作用。进行蓝耳病疫苗免疫时尽量不要在断奶前后一周进行。
    3.4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  由于蓝耳病病毒的结构为单链RNA病毒,其自身在复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异,加之免疫环境的压力也迫使蓝耳病病毒发生变异,使之疫苗毒的同源性和田间流行毒株的同源性差别越来越大,这就是用疫苗免疫控制蓝耳病效果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猪场发病与不发病的平衡一旦建立起来,就不要随意改变各因子而打破现平衡而引起猪群发病。各个场的平衡因子和场内的蓝耳病毒株我们认为均有差异,引种到另一场就会破坏原平衡或因毒株差异而不能产生有效免疫力而发病。很多搞育肥的养殖户或多家引种搞繁育的猪场,往往易发病而造成很大的损失,有的甚至血本无归。坚持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是猪场稳定的前提,如果确定引种我们主张一家引种而不主张多家引种,并且详细了解引种场各项记录,以保证引种后的安全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3.5建立立体防制措施  现在河南省养猪大都以开放、半开放为主,这有利于蓝耳病的传播,控制疾病必须从环境、饲料、管理和疫病等综合因素出发,结合上述防制计划采用立体防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疫病的传染源,杜绝人为因素,把蓝耳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发生蓝耳病主要采取的临床措施
    4.1化验检测,确定病原  当猪场出现如前述症状而疑似蓝耳病时,首先通过检测确诊。一般猪群表现明显症状时,往往蓝耳病常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要搞清原发病、伴发疾病,以便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目前从临床发病情况来看,圆环病毒病、猪瘟、伪狂犬为蓝耳病经常伴发的病毒性疾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为常继发的细菌和原虫性疾病。
    4.2怀孕猪和产床仔猪即母仔系统发病的防制措施  临床对发病母猪采取紧急接种的办法,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流产,促进发病猪食欲的恢复。一般用蓝耳活苗或灭活苗接种,接种疫苗24小时后用退热和控制传染性胸膜肺炎及链球菌病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一般都能收到满意效果。如果不发热而没有食欲一般用开胃助消化药物和抗生素连用3天,以利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和控制子宫炎症、恢复食欲。产床发病仔猪治疗效果较差,一般采用干扰素+头孢连用3天做尝试性治疗。
    4.3保育猪发生蓝耳病  目前临床常采用干扰素+速可生(主要成分:头孢噻呋钠 )或自家苗的办法进行控制。但我们偏重于用自家苗进行防治。首先对全群猪接种自家组织苗,病猪24小时后用头孢噻呋钠+复合维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和提高免疫力。以后按15日龄和45日龄两次接种自家苗的免疫程序,有利于猪场建立新的稳定平衡。
    4.4 25千克以上的育肥猪发生蓝耳病  一般采取用灭活苗或活苗紧急接种的策略,但在初发病会表现出明显效果;如果出现明显症状,发病5天以上的中后期采用疫苗接种往往会加重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接种疫苗一般24小时后用退热和控制继发感染类药物,同时口服补液盐,用来控制继发感染和增加体能、缓解酸中毒往往会收到较好效果。
    4.5控制效果观察  控制蓝耳病关键在“早”:早诊断、早控制,一般发病前三天为最佳时机,对母猪和50千克以上的育肥猪,一般死亡率不会超过10%。产床和保育猪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在30%以上,且耐过猪大多为僵猪,要立足于预防。
    4.6母猪发病后的去留  母猪发病流产后一旦病愈后,将产生比较持久的免疫力。据我们观察,母猪发生蓝耳病后母猪群将稳定1年半到2年半,在母猪的可利用年限内一般不会因蓝耳病发生繁殖障碍现象。因此我们认为母猪发生蓝耳病后只要能顺利配上种,新的疫病平衡已经建立,仍然可以作为繁殖母猪利用。目前在多病原背景下稳定是第一要素,万不可盲目淘汰母猪,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上一篇:近十年猪病发病特点、病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下一篇:唐山汉沽管理区奶牛蹄病防治研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