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积极推进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

时间:2015-03-0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1.引言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此后,京津冀三地之间互动频繁,纷纷签署各类合作框架协议,以积极姿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其中农业现代化无疑是重点和难点,而促进作为农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京津冀正处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天津发展沿海外向型农业、河北打造基地型农业的定位日益明确,三地之间畜牧业初具梯次互补性,区域合作渐成趋势。
    京津冀资源禀赋不同,畜牧业互补性较强,如何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广泛开展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形成与现代畜牧业要求相适应的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增强区域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对于保障京津地区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京津冀三地畜牧业协同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规划及配套措施的逐步出台,京津冀三地畜牧业协同发展赢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和机遇等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力图为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参考。
    2.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畜牧业在京津冀三地的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而言,京津冀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2008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近4个百分点。京津冀在畜牧业资源禀赋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实现三地畜牧业协同发展,是三地实现要素互通、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

    2.1河北省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定位逐步明确
    京津地区居民收入较高,是优质畜产品的主销区,但由于资源等限制,畜产品自给率较低,绝大多数依靠外地市场供给。2010年,北京市的猪肉、禽蛋、禽肉、牛奶的自给率分别为30%、62%、56%和64% ,同期天津市的猪肉、禽蛋的自给率分别为65%和74% ,近年来,京津两地的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自给率进一步下降。据统计,河北省每年供给北京市场的猪肉、禽肉和禽蛋约占北京消费总量的20%、10%和20%,是北京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

    2.2畜产品产销对接逐步扩大
    近年来,京津冀不断深化农业区域合作,加强河北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2008年以来,北京市级财政共安排资金约1.87亿元支持河北省的畜禽养殖基地和农业人才队伍等建设,北京二商集团、北京首农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先后在石家庄、张家口、廊坊、承德等地投资建设设施化、自动化、标准化畜牧业养殖外埠基地,不仅带动了当地畜牧业的产业升级,提高了当地畜牧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保障了北京市民的畜产品质量安全。

上一篇:从国家战略来看畜牧业产能过剩如何解决

下一篇:中国农业转型路径已见端倪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