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探索之路

时间:2013-01-04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科学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瘦肉精中毒”、“激素速生鸡”……近年来,我国肉类食品安全风波频发,暴露出肉类生产行业在向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因缺乏科学指导和不规范导致的安全隐患,并逐渐从肉食品加工延伸至了产业链的上游——养殖业。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每年的生猪出栏量约占世界生猪出栏总量的50%。猪肉作为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占到了肉类消费总量的65%左右,尽管如此,仍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面对质量和产量的双重挑战,如何在开展规模化探索的同时,发展一条全产业链上的科学健康养殖之路,已成为实现中国畜禽养殖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这不仅要靠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更有赖于整个行业理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
  规模化养殖的破题之举
  2009年,在我国畜禽养殖业现代化的历史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初,中央出台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 在随后不久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推进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作为该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已是继2007年后“健康养殖”再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所谓“健康养殖”,即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生产,为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全价营养饲料,使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发生,使生产的食用商品无污染,个体健康,产品营养丰富,与天然鲜品相当,并对养殖环境无污染,实现养殖生态体系的平衡。
  也是在这一年初,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与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要求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鼓励国家重点行业开展试点。
  此时,我国的生猪产业正面临一场深刻转折,过去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散养模式逐渐退出市场,被以企业为主体的规模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大中型集中养猪场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而在产业化发展最早、技术要求最高的饲料行业,不少具有生物技术背景的外资开始介入。就连网易CEO丁磊也在这一年初高调宣布进军养猪业,一时成为互联网上的大热门。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背后,置身其中的业内人士真正关心的是:面对养猪业的变革,我们究竟准备好了吗?
  纵观彼时的养猪业,一面是原有养殖体系过于落后,一面是新问题层出不穷,规模化商业化养殖在有利于提量和监管的同时,也令可能存在的资源和安全风险进一步放大。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光有规模是不够的,有规模缺规范、重产量轻质量的局面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然而,由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靠单打独斗已越来越难以应付上述局面,只有依靠大联合、大协作才是根本出路。
  在六部门联合文件的推动下,国内生猪产业迅速作出反应。2009年6月,来自国内生猪产业的12家知名企业、4所高校、3家科研机构在湖南长沙共同宣布,联合组建我国首个生猪产业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以下简称战略联盟)。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既是该联盟的发起单位,也是该联盟的首任理事长单位。该研究所坐落在长沙市最东边,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加之这里的研究人员一贯低调的工作作风,使得本地不少的士司机第一次载客来到这里时都会感到惊讶。但就是这样一家研究所,在我国的养猪业界却早已享有盛誉。1999年,我国第一个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就诞生在这里。
  十年攻关奠定技术基础
  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从产业再到市场和消费者。历史已无数次证明了这一规律的科学性。如何让老百姓吃上够吃、好吃而且吃得放心的猪肉?针对这样一项菜篮子工程,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已经历了十余年艰苦探索的历程。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散养模式下,过去的养殖户多采用依据经验制定的以粗蛋白含量为主要指标的饲料,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这一方法成了日后规模化养殖模式下不少企业给生猪盲目添加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根源之一。有不少人甚至以为,只要条件允许,给动物喂食的营养越多越好,长得越快个头越大越好,甚至使用激素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恶性事件也偶有发生。
  事实上,对营养素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规律及其调节机制认识不够,导致日粮营养素供给模式不科学,正是制约当前养殖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上通常用“理想蛋白质”模型来建立动物的氨基酸需要量体系,作为制订饲料配方时的重要参考。然而,由于科学家对营养物质在畜禽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转运的机理尚未完全探明,该蛋白质模型充其量只是一个理想模型,在应用中缺少实际意义。国际上至今仍在对该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

上一篇:猪场建设与经营的新变化

下一篇:中国养猪业面临战略转型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