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6-30 点击: 次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信息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动物疫病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据初步测算,自2000年以来,从区外传入或区内新发现的动物疫病就达30多种;目前,猪、牛、羊、禽的死亡率分别达2.3%、0.2%、1.6%、7.4%,特别是近三年每年因发病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200万元,约相当于畜牧业总收入的2.02%~2.69%,农民人均损失28~37元。由于发病造成的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畜产品品质下降、饲料消耗增加、人工损耗、防治费用增加、环境污染及相关产业的经济损失就更大,约为发病死亡造成损失的2~3倍。 二、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神农架林区地处鄂西北,二0九国道横穿全境,与周边县市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极易将动物疫病带入我区境内。同时我区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地理环境,是候鸟天然栖息地和迁徙地,这给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带来了极大隐患。 (二)基层防疫员队伍人员老化,待遇低,队伍不稳。虽然区政府提高了我区村级防疫员的防疫补助(集体兽医由以前的2000元增至3600元/人/年的标准定额补助,村级防疫员由以前的1200元增至3000元/人/年的标准定额补助),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比周边县市还低,同时也没有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因此留不住人,留下来做防疫工作的大都是那些“老弱残兵”, 很难找到接替人,目前已到了“青黄不接”的边缘。一部分防疫员从事防疫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漏打不打的现象,没有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免疫注射工作难以完全到位。防疫员队伍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防疫知识,不能主动灵活的去应对免疫防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员的办公场所和硬件建设严重缺乏,制约了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的开展。同时,动物防疫冷链体系不完善,目前,虽然区、乡镇都配齐了冷链设备,但村级还没有冷藏设施,严重影响了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 (四)畜禽养殖方式相对落后,病原污染面广。我区农村住户分散,畜禽饲养数量小,绝大部分(约占95%)仍是用传统的粗放养殖方式饲养,畜禽混养、人畜混居现象相当普遍,畜禽满村到处走,粪便满地洒,饲养环境相当恶劣,加上部分群众防疫意识不强,有的对防疫工作不理解,甚至对疫苗注射有抵触情绪,这给防控工作带来难度。 (五)防疫经费投入不足。尽管今年投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经费略有增加,但离实际的基本需要仍有很大差距,影响监测、督办、防控等工作有效开展。 三、动物疫病防控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工作责任心。动物是人类病原的培养基和仓库,在常见的240多种动物疫病中,有120多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中80多种是常见多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动物疫病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是构建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保证。近几年来,在经历非典、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的洗礼后,国家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国际组织和社会也普遍关注动物疫情,可以这样说动物疫病已威胁到国家安全。因此疫病防控工作必须引起我们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应真正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政府一把手为动物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专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重大动物疫病责任追究制,使防疫和防控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势,确保免疫密度达到规定标准和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深入贯彻宣传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针对我区疫情形势和防疫工作中所暴露的问题,应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新《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养殖户懂得拒绝接受动物强制免疫违法行为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特别要加强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防止专业化和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滥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现象发生,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三)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根据省内外疫情态势,以及我区疫病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不断修改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成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专家组和应急预备队。平时加强疫情的预警、预测、预报工作,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水平。在疫情到来之时,能够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将疫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建立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机制。成立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小组,根据疫情态势不定期开展疫病风险评估工作,发挥各级疫情监测网络作用,坚持日常监测不放松,认真汇总,分析监测数据,科学评估疫情发生的风险,准确预测疫情流行态势,及时提出疫情预警信息。不断完善区—乡—村三级疫情报告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严处理。 |
上一篇:对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