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2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6 工作统筹调度不到位 农业行政、畜牧水产事务职责不清,防疫管理、疫病预防控制、兽药、饲料、屠宰、车辆备案、执业兽医注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质量不高、不规范、不协同。无疫小区建设与日常监管工作未实现有机统一,工作行为不规范,监督指导不到位。 3 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三分硬件、七分管理”,在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制定纠错程序和纠错确认程序,及时整改落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一是领导如何带。要理顺工作机制,成立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职权,强力推进实施;二是风险在哪里。要科学研判疫情风险来源,对各生产单元实施精准防控,把住关键节点;三是员工怎么干。要优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各生产单元应处于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内运行,实施高效防控;四是具体如何抓。督促落实防控工作,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应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具有统筹、协调、调度、决策的执行权力。 3.1 科学研判疫情风险 疫情风险无处不在,低风险可引发成大问题,高风险也可消除或稳定控制,实现防疫安全生产。不同畜禽种类、日龄、季节,疫情风险种类、程度不同。不同动物疫病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应科学评估疫情风险来源和风险等级,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制定相应的管控工作措施。对共性部分,要制定生物安全手册统筹规划管理;对个性部分,应把住关键控制点,实行差异化管理。疫情风险评估。 (1)疫源地理位置:按疫源地理位置可分为场外周边风险和场内风险。场外风险的管控,主要依靠职能部门的防疫监督管理;场内风险的管控,主要依靠企业的防疫生产管理。 (2)病原传播途径:按病原传播途径可分为种源(精液)、饲料、兽药、人员、车辆、食品、生物媒介等疫情风险。根据不同传播途径和物品特性,分别制定管控措施。 (3)疫情风险成因:按风险来源成因可分为管理性风险和功能性风险。管理性风险主要是工作制度、流程不合理、不闭环,工作不落实。功能性风险主要是设施设备不全或功能设计缺陷。 3.2 编撰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编撰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应符合《动物防疫法》《疫病防治规划》《生物安全计划准则》《规定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准则》《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规定动物疫病监测准则》《无规定疫病评审指标体系》《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现场评审要素判定原则》《规模猪场(种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试行)》《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检查评价指引(试行)》《活畜养殖场HACCP应用规范》等法规、政策、技术标准要求。 (1)总论:主要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编制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依据,防疫生产指导原则、目标,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管理组织结构,硬件设施设备、人员技术资质、投资经费保障等内容。材料应形成整体概貌。 (2)场址选择: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生产功能区(单元)布局、周边高风险场所、缓冲区管控等内容。粪污、病害猪、入场人员、物料路线规划应参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场地建设。 (3)场内生产布局:各生产功能区(单元)应建立物理隔离设施和隔离工作制度(分色管理制度、洗消工作制度),合理规划工作流程、运行轨迹,避免交叉污染,实现净污分流。在门岗(分级管理区)、出猪台、隔离舍等重点场所应设置洗浴间、单向流动设计(分为污区、洗浴区、净区),配备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和衣物储存设施,并建立人员(物品)入场清洗消毒操件规程(设立警示标志)和清洗消毒工作记录等。各生产区要严格落实污净分流,特别是高风险动物的处置管理。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