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2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环境病毒载量过高同样是导致后备猪感染的重要因素。若猪场环境消毒不彻底,猪舍、工具等长期存留病毒,后备猪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易接触病毒,增加感染风险。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猪舍卫生条件差,粪便、污水随意排放,未定期全面消毒,导致环境中病毒载量不断增加。后备猪处于这样的环境,易被病毒感染。 面对后备猪 210 日龄阳性问题,需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 将首免时间提前至 4 - 5 月龄,缩短免疫空白期。提前免疫可使后备猪早期获得免疫力,增强对病毒抵抗力。4 月龄时进行首免,能在后备猪生长关键时期提供保护,降低感染风险。免疫后 21 天检测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通过检测抗体水平,了解疫苗是否有效激发后备猪免疫反应,是否产生足够抗体。若抗体水平不足,需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强免疫或更换疫苗,确保后备猪免疫力。 对于检测呈阳性的后备猪,暂缓配种,隔离观察至病毒转阴。这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阳性后备猪配种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猪只,导致疫情扩散。隔离观察可有效控制病毒传播范围,为阳性后备猪提供治疗和恢复机会。隔离期间,密切观察阳性后备猪,及时治疗,确保其健康状况改善。 结语:构建全面防控体系 猪细小病毒病严重威胁猪群健康和养殖户经济效益,犹如笼罩在养猪业上空的阴霾。但并非无法应对,以疫苗免疫为核心,紧密结合精准监测与生物安全管理,可逐步消除这一威胁。 针对后备猪早期感染趋势,积极优化免疫程序,如提前首免、增加免疫次数等,是降低感染压力的关键措施。同时,强化种猪群净化与环境控制刻不容缓。定期对种猪群进行检测和筛选,及时淘汰阳性猪只,可有效减少传染源;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全面清洁和消毒猪舍、工具等,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为猪群营造安全生活环境。如此,方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保障猪群繁殖性能,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
上一篇:非洲猪瘟防控全攻略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