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分型与血清分群研究进展

时间:2023-01-15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戈胜强等 - 小 + 大

3 IGR分型

虽然P72基因分型的方法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可,但这种分型对于家猪相关分支(如基因I型分支,又称ESACWA分支)内毒株相互之间的区分度太低,因此导致P72基因分型方法较少用于追踪同一区域内疫情暴发的源头和过程。为进一步查找同一地域内相近毒株的进化演变趋势,2014年Gallardo等对ASFV全基因序列进行了深度分析,发现不同地域/时间流行的ASFV在I73R和I329L基因的中间区域(intergenic region,IGR)存在不同数量组合的串联重复序列(tandem repeat sequences,TRS),如波兰和立陶宛ASFV分离株的IGR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分离株相同(有10 bp的重复序列插入,后命名为IGR-II型),而与俄罗斯分离株不同(无10 bp的重复序列插入,后命名为IGR-I型),提示波兰和立陶宛ASFV流行株可能来自白俄罗斯。但进一步研究发现,俄罗斯境内的ASFV分离株从2012年开始在IGR位置出现变化,提示传入欧盟的ASFV毒株可能来源于俄罗斯。该毒株于2012年或更早的时期出现,经由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传入欧盟。2015年以后,在波兰检测到IGR-I型毒株,在俄罗斯西部检测到IGR-II型毒株,表明欧洲地区的病毒流行更加复杂,也说明IGR分型可以对ASFV的分子流行情况提供更精确的分析,并在很多研究中成为与P72基因分型和CD2v血清学分型同等重要的分析指标,如在中国、比利时、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俄罗斯、意大利等首发/重要疫情确诊毒株或长时间流行毒株演变分析中,均使用IGR分型进行进化溯源分析。

2018年8月,ASFV传入我国后,我国科学家对引发每次疫情的分离株都进行IGR分型分析。目前国内主要的流行毒株属于IGR-II型。但2018年11月国内分离的第一个野猪疫情毒株(China/Jilin/2018/boar,MK189457)属于IGR-I型,与当时家猪流行毒株不同,因此推测此次疫情不是由周边家猪传入。2019年3月,国内首次发现IGR位置出现2个串联重复序列(20 bp)插入的毒株(China/Guangxi/2019/domestic pig,MK670729),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并因此将其命名为IGR-III型毒株。相似的,IGR I—III型毒株在韩国和越南也有报道。较详细的数据显示,越南对2019—2021年分离的122株ASFV进行了IGR分型研究,发现IGR II型毒株占95.9%(117/122),IGR III型占3.3%(4/122),IGR I型只分离到1株。2019年,波兰发现了3个串联重复序列(30 bp)插入的毒株(Poland,Warminsko-Mazurskie 2019),并将其命名为IGR-IV型毒株。IGR分型的不断增加,预示着ASFV在长时间流行过程中,伴随着在猪体内的不断复制传播,可能会在某些位置(如IGR位置)出现序列变化。

4 9RL/B602L基因分型

1990年,Dixon等利用RFLP技术,对17株马拉维共和国分离株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在ASFV基因组中部125 kb的保守区域内含有1个CVR。1996年,Irusta等进一步对CVR研究发现,该可变区是因9RL基因中四聚体重复区存在序列差异导致的,且在不同毒株以及细胞适应株与种毒之间变异性较高。Irusta等发现CVR的片段大小为228~300 bp,Phologane等发现CVR片段大小为360~686 bp,而Boshoff等发现CVR片段大小为377~533 bp。2020年,Vilem等又进一步将基因II型分离株划分为GII-CVR1和GII-CVR2。不同毒株之间CVR序列信息和片段大小都有差别,这种多变性使得CVR不适合进行基因型划分,但在探讨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基因型间流行复杂性上可以发挥作用。目前利用B602L基因进行ASFV分析常与P72基因相结合,首先以P72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然后利用CVR进行差异分析,以进一步明确相同P72基因型内各个毒株的关系。

5 P54(E183L)基因分型

虽然早在1995年,Sun等就已证实P54基因在不同细胞传代株之间可以发生变异,但基于P54基因进行进化树分析的却不是很多。2008年,Rowlands等分析了2007年传入格鲁吉亚的ASFV,发现其P54基因序列与5株马达加斯加分离株和2株莫桑比克分离株完全一致,与之后分离的2株莫桑比克分离株在多个位点有差异,此结果对研究格鲁吉亚毒株的来源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Gallardo等同时利用P54、P72和B602L基因对肯尼亚2006—2007年流行的ASFV分离株进行了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P54与P72的基因进化树基本一致,但在P72基因型最大分支基因I型中,P54基因型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分支,分别被命名为Ia、Ib、Ic和Id。Ia型主要来自欧洲和美洲,Ib型来自西非国家,包括Lisbon57毒株,而Lisbon60和Mzuki毒株则分别被划分为Ic和Id型。另有研究对赞比亚2005年分离株的P54基因进化分析,结果发现该毒株属于P54基因型 Id分支,提示引起此次疫情暴发的毒株可能来自赞比亚国内或南非区域。但进一步研究显示,赞比亚分离株的P54基因分型还曾包含有Ie、If、Ig、IIa、IIb、VIIIa、VIIIb、XI、XIII和XIV,提示赞比亚流行株包含了多个进化分支。目前,P54基因分型只作为辅助分析指标使用,可能原因是P54基因分型相比P72基因分型,差异不显著,且相比CVR分析,区分度不显著。

上一篇:关于非洲猪瘟的16个关键问题

下一篇:浅谈当前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