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治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02    点击: 次    来源:北斗农科    作者:张涛 译 - 小 + 大

Reis等再次证明,合理的基因缺失并不总会产生想要的效果。为了提高ASFV OURT88/3株的安全性,相关研究人员敲除了I329L基因——一个以前被证明可以抑制宿主先天性免疫反应的基因,并在体外对ASFV OURT88/3ΔI329L株进行了测试,以评估I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复制和表达情况,同时还进行了猪体内免疫和攻毒试验。虽然ASFV OURT88/3ΔI329L株保持着原有的复制特性,但IFN-β和IFN-α的表达量增加。出乎意料的是,对用ASFV强毒株URT88/1株攻毒后产生的保护作用急剧下降。有趣的是,仅仅敲除I329L基因无法减弱ASFV格鲁吉亚/2007株的毒力。

最近,Chen等提出了一种缺失7个基因的ASFV减毒活疫苗候选株。该候选株被命名为ASFV HLJ/18-7GD株,基于中国ASFV强毒株HLJ/18株,敲除了编码MGF505-1R蛋白、MGF505-2R蛋白、MGF505-3R蛋白、MGF360-12L蛋白、MGF360-13L蛋白、MGF360-14L蛋白和CD2v(EP402R)蛋白的基因。据报道,这种疫苗候选株的毒力在猪体内完全减弱,并能对毒力强的ASFV HLJ/18株的攻毒(肌内注射和口服)提供剂量依赖性免疫保护作用。更详细地说,所有用低剂量(103 TCID50) ASFV HLJ/18-7GD株免疫的猪(n=4),在攻毒后出现3~9 d的发热症状;而高剂量(n=4,105 TCID50)组只有1头猪发烧1 d,所有猪均在21 d的观察期中存活下来。给6头猪肌内注射107 TCID50,连续传代后,没有产生阳性样本,盲传代也没有出现传播。接种107.7 TCID50,并依次扑杀后,仅在一些猪的淋巴结中检测到ASFV的DNA。此外,候选疫苗株对妊娠母猪安全。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呈高度剂量依赖性。虽然高剂量能够提供长期的保护,但在最后一次接种80 d后,中等剂量的双倍疫苗接种已经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缺乏长期保护的观察结果与Sánchez-Cordón等获得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后一项研究中,Sánchez-Cordón等用ASFV OURT88/3株或BeninΔMFG株给猪进行单次肌内注射免疫后,没有观察到长期保护作用。免疫接种后130 d进行攻毒,所有猪发生急性ASF。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仍然是ASF疫苗的一个弱点。因此,这方面需要开展深入研究和阐明。

最近,Borca等推出了另一株候选疫苗株,即ASFV-G-ΔI177 L株。这个基于ASFV格鲁吉亚株的候选疫苗株只有I177 L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技术被敲除。在培养中,该ASFV变异株表现出生长速度放慢(动力学和产量)。ORF I177L编码一个由17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功能未知。用纯化的该基因缺失突变体以102~106 TCID50剂量免疫一次猪,达50%血红素吸附量(haemadsorbing doses 50%,HAD50),在28 d的观察期里,接种猪临床健康,虽然在整个观察期检测到了低至中等水平的病毒DNA载量,但没有向哨兵猪排毒,并且在试验结束时检测到高水平的抗体。在免疫后28 d的肌内注射攻毒中,所有接种猪在临床上都保持健康。用定制的PCR方法检测到了疫苗株,但未检测到攻毒的毒株。只有低剂量组的一头猪被检测到低水平的攻毒毒株。正如Carlson等所述,通过间接全病毒ELISA方法检测到的ASFV抗体水平与上述保护作用相关。

3.3 载体疫苗、DNA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与减毒活疫苗相比,载体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并可以区分野毒感染动物和疫苗接种动物。此外,疫苗生产通常不会依赖原代细胞。然而,由于缺乏有关保护性抗原及其潜在相互作用的知识,疫苗株的开发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此外,亚单位疫苗不能用于野猪的口服接种(这需要采用活疫苗的方法)。

根据康复猪的血清学反应,结构蛋白p30(由CP204L基因编码)、p54(E183L基因)、p72(B646L基因)、pp62(CP530R基因)和CD2v(EP402R基因)已成为合理设计疫苗株的主要靶蛋白,并在攻毒研究中对蛋白质、DNA和病毒载体的ASFV疫苗株进行了测试。此外,不同的疫苗设计也使用了生物信息学预测的抗原。不幸的是,使用类似抗原的结果并不总是结论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可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疫苗的类型、接种策略、抗原和诱导的免疫反应,以及攻毒模型,包括动物遗传学、病毒毒株、疫苗接种和野毒攻毒的剂量等因素。大多数方法都没有产生保护作用或部分保护作用。

例如,杆状病毒表达p30蛋白、p54蛋白、p72蛋白和p22蛋白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具有中和能力的抗体,但对6头免疫猪在第4次加强接种后用ASFV Pretoriuskop/96/4株(ASFV Pr4株)(攻毒剂量为104 TCID50,肌内注射)进行同源攻毒后并没有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攻毒猪发病和出现病毒血症的时间稍稍延后。相比之下,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的体细胞和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幼虫中表达的p30蛋白和p54蛋白形成的融合蛋白确实诱发了部分保护作用,并减弱了2头猪的病毒血症的严重程度,这2头猪接种了5次疫苗,肌内注射了500 TCID50 的ASFV E75株。猪接种重组的CD2v蛋白后出现了抗体反应,并产生了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在用400 TCID50 的ASFV E75株攻毒后,3头猪产生了保护作用。高免疫剂量可以防止猪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和可检测水平的病毒血症。

上一篇:浅谈适度规模养牛场的疫病管理

下一篇: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策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