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奶牛腐蹄病的综合防治(2)

时间:2022-12-14    点击: 次    来源:汇博奶牛论坛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腐蹄病又称坏死性蹄皮炎或(趾)间坏死杆菌病,是牛的一种急性或者亚急性坏死传染病。主要由细菌混合性感染引起,在饲养不当的情况下发生,而成母牛的发病率高达5%~10%。

1 发病原因

1.1 病原微生物

大多数学者认为坏死厌气丝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结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织涂片中发现,此外还有梭菌、牛足腐蚀螺旋体和病毒等。

1.2 环境因素

1.2.1蹄球损伤、蹄间溃疡、皮炎、角质延长等均能引发该病,促使化脓性棒状杆菌及其他化脓菌的二重感染。

1.2.2在阴雨潮湿季节,畜舍、运动场积有粪尿,场地泥泞,蹄冠周围或蹄间有污泥沾附形成缺氧状态,也是促成该病的另一主要原因。

1.2.3奶牛长期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没有及时修蹄、厩舍清理不及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奶牛腐蹄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多。

1.2.4奶牛运动时牛蹄被尖硬异物损伤,造成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链球菌、结节状梭菌等细菌的感染。

1.3 遗传因素

蹄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根据道,蹄病的遗传力范围较大,约为0.09~0.31,一般在0.15~0.22。蹄形也与遗传有关。

1.4 营养因素

体质弱,日粮中矿物质钙、磷不平衡(正常比例1.25-1.35:1),日粮中钙磷供应不足,蹄角质疏松,可能是造成腐蹄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流行病学

在多发并呈流行的饲养场,患病奶牛为主要传染源,不利的气候、潮湿的土壤、多雨的季节、不清洁的畜铺、厩舍、运动场、蹄部的污垢、不平衡的饲料营养等都为临床发病创造了条件。

3 症状

病初表现为一肢或多肢跛行,喜卧;强行站立时频频提举病肢,患蹄刨地或踢腹;患蹄系部和球节屈曲,免负体重,后蹄患病时蹄尖轻轻着地,检查时病变部位呈现明显的急性蜂窝织炎,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有时可能坏死或出现表在性溃疡,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组织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击时有痛感,修蹄时有污灰色或污黑色恶臭脓汁流出;病变若向上扩展可以变为脓性屈趾腱鞘炎、化脓性关节炎,有时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会脓肿,疼痛;当炎症波及腱、趾(指)间韧带、冠关节或蹄关节时表现为体温升高(有时达41℃),食欲下降或废绝,精神沉郁,产奶量急剧下降,起卧困难,机体逐渐消瘦等。严重者蹄角质分离,甚至造成整个蹄匣脱落。

4 诊断

病牛患牛一肢或多肢跛行,频频抬起患病肢体,频卧,不喜站立、运动,检查蹄部时常见蹄变形,趾间皮肤发红,肿胀,蹄冠呈红色,暗紫色。随着病情深入,深部组织化脓,形成呈微黄色、灰白色,周围有炎性化脓区。修蹄时常有灰色或者黑色恶臭的脓性分泌物流出,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水肿,蹄底流出恶臭脓液是主要特征,但应与脓性皮炎蹄型、化脓性皮炎、口蹄疫和肢蹄急性创伤性跛行相区别。

上一篇:牛运输应激反应预防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