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牛气肿疽的诊断与防控

时间:2022-03-2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范伟兴 - 小 + 大

牛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热性败血型传染病,又称为“黑腿病”。以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肿胀、挤压有捻发音并常有跛行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分布范围广,多为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性流行,发病急、病程短、致死率高,发病后通常来不及治疗快速死亡,给养牛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 病原特点

气肿疽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镜检两端钝圆的粗大梭状杆菌,单个或成对,有鞭毛,无荚膜,能产生外毒素,体内外均能形成芽孢。一般常用消毒剂即可杀死气肿疽梭菌,但形成芽孢则抵抗力增强,胃酸对芽孢的毒力没有影响,在干燥的环境中经过 10 年毒力不减,低温环境中更容易存活。杀灭芽孢有以下几种方法:(1)加热到 110℃保持 30min;(2)0.2%的氯化汞溶液处理 10min;(3)3%浓度的福尔马林处理 15min;(4)20%的漂白粉、5%的硫酸石炭酸合剂可以迅速杀死芽孢。

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气肿疽梭菌对黄牛的感染性最强,奶牛、水牛、牦牛次之,牛为最主要的传染源,猪、羊、骆驼也会感染发病但发病率很低。0.5~5 岁牛最容易受到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病牛排泄物、分泌物以及病死牛尸体会导致病原菌污染饲料、水源及土壤,气肿疽梭菌芽孢能长期在土壤中生存,成为长期的传染源。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是家畜感染牛气肿疽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可能通过深部创伤感染。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季节性,炎热多雨夏季特别是在沼泽牧场放牧牛群最易感染,该病的发生还和蚊、蝇、蝉等昆虫的活动有关。

(2)临床症状

牛气肿疽潜伏期为 2~5 d。病牛常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和脉搏加快,轻度跛行,体温升高到 41~42 ℃,相继出现肩、股、颈、胸、腰等肌肉丰满处出现炎性肿胀,肿胀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穿刺或切开后有特殊臭气、含气泡的黑红色液体流出,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感,叩诊有鼓音,局部淋巴结肿大。一般病程 1~3 天,也有延长至 10 天者,严重病畜常在 1~2 d死亡,死亡尸体显著膨胀并迅速腐败。

(3)病理变化

病死牛尸体会迅速腐败和臌胀,肛门及阴户外翻,含有泡沫的红褐色液体从天然孔流出。肿胀肌肉呈暗红褐色,皮下组织气肿,皮下肌肉组织可见红黄色胶冻物。局部淋巴结充血、水肿或出血。胸腔有红色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肾因充血肿大,外观为暗黑色,表面有豆粒至核桃大小的坏死灶,切开会流出大量的血液和气泡,切面为多孔海绵状。

(4)细菌学诊断

血液或组织涂片可见大杆菌、无荚膜、芽孢比菌体大,位于中央或偏端,革兰氏染色阳性。将病变组织接种于葡萄糖鲜血平板上,厌氧培养 1~2d,在平板上长出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纽扣状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

(5)动物试验诊断

将肌肉病料制成乳剂以 0.5~1mL 肌肉注射于豚鼠。豚鼠常在接种后 24~48h 内死亡。解剖可以观察到肌肉为黑红色,干燥,腹股沟部可以观察到少量气泡。

(6)鉴别诊断:牛气肿疽应与牛炭疽、巴氏杆菌病和恶性水肿病进行鉴别诊断。牛炭疽属于水肿性肿胀,不产生气体、无捻发音,天然孔有黑色血液流出,内脏广泛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巴氏杆菌病属于炎性肿胀,发病部位主要是咽喉和颈部无气体形成,没有捻发音,镜检革兰氏阴性菌。恶性水肿病主要发生在皮下,有皮肤损伤,肝触片染色镜检,可发现腐败梭菌呈微弯曲的长丝状。

上一篇:牛白血病的诊断与防控

下一篇:牛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