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安全生产 > 文章

畜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时间:2021-11-23    点击: 次    来源:创澳上海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致使畜禽生产规模愈来愈大,现代化、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饲养密度及饲养量急剧增加,畜禽饲养及活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对人类、其它生物以及畜禽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是愈来愈突出。

养殖环境问题与人类健康

据有关部门测算:1头猪1年产生的粪尿量约2.5吨,相当于5个人的总和,北京2000年饲养600余万头猪,年产粪便量1500万吨,相当于3000多万人即将近3个北京市人口的总和。

不难想象,如果粪便处理设施跟不上,会是什么状况?一个万头养猪场1年至少向周围排出粪尿近3万吨,按中等饲养水平计算,这些粪尿中折合氨30-40万公斤,磷32-57万公斤,如果把它们用于施肥,按最高利用率计算,也需要1万亩农田及相应的运输工具,才能使之得到自然消纳。况且元素氮和磷能达到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环境。

据对地下水和饮水水源调查与测试结果:80%的城市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60%的农村饮水受到污染;约5000万人口,400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近几年全国因水质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34亿元。

由此可见,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养殖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通过空气、水体、土壤等中介,污染和破坏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人体健康,同时也给畜牧场的自身发展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国外经验与教训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中,一批大型集约化畜牧场相继在城镇郊区建立,随之而来的是每天都有大量的畜禽粪便以及生产污水的产生,从而导致对环境的污染甚至破坏。

60年代日本曾用“畜产公害”来形容这一严重局面。面对这一现实,许多发达国家迅速采取措施,并通过立法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加以干预和限制,如从饲养规模上、设施上、环保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并且进行严格的监管,很快收到了效果。

如欧共体制定了法规,对每公顷土地承载的畜禽头数加以限制,以使畜禽粪便能被土地自然消纳;澳大利亚为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严格控制新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美国佛罗里达州甚至由政府补贴鼓励奶牛场主停业。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还通过发展农牧结合的小型农场,合理利用和处理畜禽粪便和污水,达到既提高土壤肥力又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与家禽防御系统保健

下一篇:如何搞好养鹅场的隔离卫生?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