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安全生产 > 文章

沈建忠:科学认识合理使用兽药

时间:2021-07-09    点击: 次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刘一明 - 小 + 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七部门在全国联合实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针对禁限用农药、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产蛋期不得使用兽药、停用兽药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全国集中治理11个问题突出品种。

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型升级,兽药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对兽药的不当认识:认为用了兽药肉品就不安全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就不应该使用兽药。与此同时,个别自媒体也推波助澜,致使人们“谈药色变”。为引导人们科学合理认识兽药,就当前社会上的一些误解和质疑,记者向业内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理事长沈建忠进行了求证。

问题一:不用兽药就是绿色养殖吗?错!

在养殖过程中,兽药的作用主要是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

沈建忠告诉记者:“动物和人一样。人不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人生病了要用药来治疗。动物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也会生病,用药才能让动物尽快恢复健康。养殖畜禽不用兽药是不可能的,现在有些人认为不用兽药是绿色养殖,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倡导的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而非不用兽药。”

畜禽得了一些严重的疾病,不用药治疗很容易死亡。还有的畜禽得了一些急性病,不加以治疗,慢慢拖着就会变成慢性病,反而影响了最后产出肉的品质,我们最后就会吃到不健康的肉,这样反而更不安全。

对于兽药减量与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沈建忠认为,兽药乱用、滥用肯定不符合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但是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等于不使用兽药,想要做到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定要科学的减量用药、合理用药,要通过提升养殖水平、饲养管理水平和诊疗水平等多种方式,来减少兽药使用,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达到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

问题二:目前,我国实施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等,减量化等于“零使用”吗?并不是!

“我国实施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主要指的是具有促生长作用的抗菌类药物。”沈建忠对记者说。

据他介绍,长期以来,很多中小养殖户不考虑畜禽是否得了病、是否需要用药,而是习惯性地将抗菌药当作添加剂放在饲料里,长期低剂量地给畜禽饲喂。过量地、不科学地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不仅仅会造成饲料成本的极大提高,更严重的是,这种饲喂方式产生的副作用对人类和畜禽的健康都有害。

一方面,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会使畜禽体内出现一些耐药细菌,人类长期食用这种有安全风险的动物产品,耐药细菌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给人,人的肠道微生物也可能产生耐药性。同时,畜禽体内的耐药细菌可以和其他肠道菌群一起通过排泄物传递到外部环境中,人在接触后也有健康风险。

另一方面,动物身上产生细菌耐药性也会影响动物本身的健康。动物真正因细菌感染引发疾病时,使用抗菌药就很难达到治疗效果。

“停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是我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的重要措施之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养殖业来说,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不等于零使用。”沈建忠告诉记者,治疗动物的细菌性感染,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依然是使用抗菌药。只要科学地使用兽用抗菌药,检测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对人的健康就是无害的。

在我国目前的养殖水平和条件下,完全不使用抗菌药物的无抗养殖还是不现实的,新研发的替抗产品也只能替代一部分抗菌药,即便放眼全球,养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也还没实现无抗养殖。如果畜禽细菌感染,却不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最后变成了病肉,反而会影响食品安全。

上一篇: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问答

下一篇:打通“减抗”之路 维护“舌尖”安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