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猪圆环病毒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18-09-2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李丹 - 小 + 大

1、病原学及流行特点

猪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主要分为PCV-1和PCV-2。PCV-1无致病性,引发猪圆环病毒病的为PVC-2,主要临床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和肾炎综合征[1]。该病主要发生于仔猪和青年猪,年龄段集中在5~16周龄,多数于断奶后2~3d开始发病,被感染的猪场其发病率在4%到30%之间,死亡率在4%到20%之间,发生继发感染的猪群死亡率增加,可高达50%到60%。猪圆环病毒病的传染性极强,在饲养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猪的粪便、鼻液,甚至公猪的精液等都可造成交叉感染,疫情一旦爆发,后果均十分严重。

2、临床表现

猪圆环病毒病发生后会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6至8周龄仔猪,特别是断奶后2周,仔猪皮肤开始出现病变,主要表现为耳根、背部、腹部等处出现大量红色或者紫红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一般质地较硬且向外突起。猪群食欲明显下降、渐进性消瘦、衰弱,有时出现咳嗽甚至呼吸困难,触诊淋巴结肿大、被毛粗乱。

3、病理剖检

病猪皮肤苍白、贫血、黄疸,淋巴结肿大,特写是腹股沟、肠系膜及颌下淋巴结异常肿大、同时切面硬度增大、呈均匀白色,有的淋巴结出现出血甚至化脓性病变;肺部肿胀、有灰褐色炎症、较为严重的肺泡出现出血斑,有的肺心叶和尖叶萎缩、有实质性病变,坚硬如橡皮样;肝脏发暗、萎缩,外观由浅黄到橘黄,肝小叶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肾脏肿大,划刀口外翻,有坏死灶;脾脏肿大、质地若肉;混合感染时可出现肺部胶冻样渗出、胸腔积液等情况。

4、防治措施

4.1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怀孕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确保胎儿以及仔猪的安全,其免疫程序分别为:商品猪免疫两次,仔猪出生后2到3周龄进行首免,间隔3周后进行1次加强免疫;后备母猪免疫两次,配种之前2到3周进行1次免疫,间隔3周后再次进行1次免疫;怀孕母猪生产的前4周进行1次免疫。据报道,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后,猪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有下降,经济效益较未接种疫苗的猪好[2]。另外,要做好其他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因为猪圆环病毒感染猪群后可引起其免疫抑制,导致很多混合感染,包括猪瘟、猪细小病毒病、蓝耳病等,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也可诱发猪圆环病毒病[3],因此根据这些疫病制定好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严密的防控计划,并严格及时的进行免疫预防能够有效地控制圆环病毒的发生。

4.2科学饲养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防治猪病的一种常规措施,该方法对于猪圆环病毒的防治一样有效。首先,猪群的饲养密度要控制在一个科学的范围,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尽量减少环境应激因素,同时控制并发感染,提高猪场内外的生物安全措施,确保猪群的免疫状态保持稳定,保证所购仔猪来源的安全性。其次,做好猪场环境的消毒,消毒剂选择高效的,对于存在疫情威胁的猪场,用2~3%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包括猪圈地面和猪舍内外墙壁,喷洒1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墙壁和地面,每周消毒1次。日常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碘制剂等广谱价廉且方便的消毒剂,2种以上交替使用,一定时间后更换。最后,要保证猪群的营养,根据猪的生长周期,在不同的阶段给予与那个阶段相适应的全价料,从而满足猪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营养,这样才能提高猪的自身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3药物预防及治疗

猪圆环病毒病多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和青年猪,因此可以在仔猪的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等药物进行提前预防,抗菌药连续2周,可控制继发感染,使用的药物要进行轮换,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对于已经发病的猪只要隔离治疗,目前,对于猪圆环病毒病还没有特异性血清,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取对健康猪进行PCV-2灭活疫苗的紧急接种,同时用药物对症治疗并控制继发感染。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猪要采取无害化处理。

5、小结

猪圆环病毒对养猪业危害巨大,但我们对其还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该病的特异性血清,因此对于该病重在预防,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安排,建立合理的预防控制体系,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早发现早治疗。

上一篇: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控

下一篇:秋后猪场呼吸道病多发的原因及防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