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台湾现代奶业简介

时间:2018-04-16    点击: 次    来源:荷斯坦奶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由于 “酪农实验区”快速扩展,各地奶牛饲养量大幅增加,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台湾地区的生奶产量一度超过市场的需要,发生了生奶生产过剩的情况。于是,规范牛奶运销被提上了管理工程。为了加强牛奶运销规范化管理,执行乳业标准,促进乳业发展,提高生奶及乳制品品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台湾规定,北部地区所产之牛奶集中作低温消毒后销售,南部地区亦仿此进行。唯中部地区农村的鲜奶产量大,而当地城市消费量较少,则需经台湾当局批准的 “鲜乳运销合作社”办理乳处理及运销工作,以保证奶农及消费者利益。

奶牛品种改良

台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不断从国外引进优良奶牛,以供繁殖推广。1959年以后,台湾地区曾经多次从美国、荷兰等地引进纯种良种公牛及冷冻精液,用以改良台湾奶牛的品种结构,提高奶牛适应性和抗逆性,选育适合台湾饲养的高产优良奶牛品种。经过多年的奶牛品种改良以及疾病防治水平和饲喂技术的改进,奶牛的年产奶量逐年提高。据统计资料记载,台湾奶牛平均年产奶量为1947年2273千克;1966年3673千克;1976年3830千克。20多年间,台湾地区奶牛的年泌乳量增加了1557千克,增长了68.5%。

台湾牧草需依赖农副产品补充

牧草对于发展奶业极为重要,台湾一直重视牧草品种引进试验工作。适合台湾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有天竺草、巴哈稗草、狼尾草、盘古拉草、苏丹草等,豆科牧草有葛藤、银合欢、山珠儿豆、紫云英等。台湾当局自1958年起就积极进行牧草推广工作,指导酪农种植牧草,逐步推广利用山坡地带土地种植牧草。据1960年统计,台湾地区的牧草面积为1096公顷。但是,台湾地狭人稠,农户经营面积狭小,因而,酪农自种牧草多数不敷使用,必须依赖其他农副产品加以补充。可供利用的农业副产品有甘蔗尾、玉米秆、凤梨渣、甘薯藤、花生壳、番茄渣、毛豆荚等。

乳业改进原则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台湾地区的生奶产量曾出现供大于求,乳品价格下滑,挫伤了酪农的积极性,以至奶牛饲养量减少。为了促进奶业稳定发展,于1965年10月25日,台湾公布了“乳业改进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框架下,建立了一个由奶农、乳品加工厂、乳制品进口商及相关主管部门各派出人员组成的乳业发展小组。这个小组于1965年10月30日成立、专司负责台湾的奶业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在这个小组的建议下,台湾还出台了对进口乳制品实行收取捐助费的政策。从乳品进口商所征收到的这些捐助费,一律用作奶业发展基金。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和刺激岛内的奶业发展,台湾当局还采取了对加糖炼乳和液体乳实行禁止进口的措施。为了加快奶牛业的发展,20世纪60~80年代,台湾曾3次向奶农施行借款,同时也允许从新西兰、美国等国引入荷斯坦牛。除了上述这些政策措施外、台湾当局还出面组织或邀请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奶牛专家、学者编写了《台湾酪农手册》、《奶农平衡日粮手册》等专业指导教材,入手一册免费发放,组织这些奶牛饲养者进行技术培训。到20世纪80年代、台湾岛的谷物粮食已实现了自供自给、还有剩余的水平,这一社会基本物质供应状况的变化,对刺激和促进奶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路在何方?

下一篇: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