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牧原扶贫模式的“倍增效应”

时间:2018-03-13    点击: 次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孟向东 徐海林 - 小 + 大

刚刚过去的春节里,南阳市内乡县余关镇黄楝村“摘帽”的贫困户王彦会一家三口真正品尝到了春节的幸福味道。

“俺年年过年都想买两条鱼,应个吉利,但总因为没钱,已好多年都没舍得买过鱼啦!今年,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猪肉、羊肉、鸡、鱼样样都有……”3月1日,王彦会说今年春节他们一家的年过得很是丰盛和快乐。

王彦会一家三口,他自己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妻子智障,女儿还在上小学,尝尽了贫困的艰难。2016年,牧原联合内乡政府推出的“5+”养殖扶贫全覆盖扶贫模式,让王彦会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可连续10年、享受每年分红3200元的稳定收入,而且他还在该企业为他量身定做的后勤岗位上就业,年工资收入20000元左右,顺利摘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脱贫攻坚中,牧原集团勇担社会责任,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贫困县提供产业扶贫的保障,不仅如此,牧原还将产业扶贫的模式从河南推广至全国,产生“倍增效应”。仅2016年以来,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秦英林引领的牧原就面向13个省(区)55个贫困县,完成生猪养殖扶贫产业投资215.16亿元,已向105600个贫困户分红1.65亿多元,惠及30万贫困人口,并已直接带动22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去年9月,秦英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企业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奖。

牧原集团是26年前创立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三农”企业,主业为生猪养殖,目前集约化养殖规模居全国前列。从创业之初起,秦英林就把扶贫帮困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而执着践行,赢得了政府支持、百姓满意、社会欢迎,使牧原担当成为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口碑而影响深远。

从“社会责任部”到“扶贫办”社会担当始终是企业的文化主题

牧原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深入企业骨髓的文化内核,伴随着企业前行的足迹。

时间回溯到9年前,2009年麦收时节,牧原所在的内乡县周边几个县市阴雨连绵,小麦发芽,粮食部门无法收购,市场无人问津,政府忧,担心无粮不稳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农民愁,害怕生产生活困难。

“请政府放心,这芽麦我们全收!”关键时刻,秦英林出现在内乡县政府常务会议上,立下了军令状。企业当时刚刚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没多少积累,还要扩大再生产,然而“农民的利益大于天”。他们倾其所有,又贷款2亿多元,租赁仓库,敞开收购,无论是内乡县,还是周边县市,甚至是湖北省老河口市的农民们送来的芽麦,他们都按当年国家规定的小麦收购最高价收购。

但当牧原把收购的芽麦做成饲料后,猪吃了1天就不吃了,眼看企业10多年的创业成果将毁于一旦。秦英林带领相关部门加大科研力度,增加生产工艺,把芽麦加工成颗粒状的干饲料,解决了芽麦做成的饲料太粘、猪难以张口吃这一难题。

收购芽麦,也让企业多了一些思考。勇于担当,扶贫帮困,是企业永久的文化主题,但要更好地坚守和弘扬这一文化,必须先做好自己的事业,让自己有足够大的实力去承担随时即来的社会责任。于是,牧原率先在企业中建立“社会责任部”担纲起企业扶贫帮困、教育捐助等社会公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企业承担社会公益累计捐助达2.56亿元。

当党中央开展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时,“主动担当脱贫攻坚重任是企业的政治责任,是企业听党话、跟党走的具体体现,是现代企业施展家国情怀的抱负的平台”成为牧原人的一致共识。他们决定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牧原在第一时间抽调行政、融资、项目、社会责任、建设等部门的精干力量组成“扶贫办”,统揽企业扶贫工作。“扶贫办”很快制订了产业帮扶扶贫方案,决定优先选择在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加大扶贫产业发展建设力度,着力把养猪产业建设成惠及千家万户的扶贫大产业。他们制定出严格的考核制度,将企业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强化对各子公司的扶贫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并实行重奖重罚,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扶贫工作。仅在2017年度考核中,就对扶贫成绩突出的19家子公司颁发奖金510万元。

从“一县”到“全国”的跨越致力把企业主业做成最大的扶贫产业

远在内乡县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省林甸县三合乡庆丰村,贫困户吴俊成一家尽管还没有脱贫,但他们今年的春节多了几分满足。

吴俊成和妻子身体多病,女儿在上大学,加上房屋失火的“天灾”,让本来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加入“牧原5+”扶贫模式后,他们已两次享受到和王彦会一样的分红。“牧原‘5+’,加出了俺农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我们坚信自己会如期脱贫,赢得社会尊重。”谈起脱贫吴俊成信心满满。

家在东北龙江大地的吴俊成,为何也能享受到和王彦会一样的“5+”模式带来的稳定收入,这缘于牧原扶贫的“大格局”。

内乡县是国家秦巴片区特困县。在脱贫攻坚战略中,牧原致力发挥在全国行业有影响的信用、资源、实力等优势,助力全县贫困户如期脱贫。他们联合当地政府创新推出“龙头企业+地方政府+金融部门+合作社+贫困户”的“5+”资产收益帮扶扶贫模式,对全县除政府“兜底”外的所有贫困户共15228户实施养猪产业扶贫全覆盖。企业联合政府引导贫困户利用小额扶贫贷款自愿加入“聚爱合作社”,合作社集中贷款建设现代化养猪场,牧原利用自己的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优势租赁猪舍养猪,合同确保每户贫困户获得每年3200元的分红,且收益期为10年,到期后由牧原还本付息并收购猪舍。有正常劳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养殖产业链上就业,获得每年5万元左右的工资收入。仅2017年,就带动全县14600多人脱了贫。

上一篇:新时代 看!大国“三农”磅礴转型

下一篇:印遇龙:大力发展生态养殖 撬动大农业循环发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