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特养业篇 > 文章

推动西部兔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时间:2017-02-14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唐良美 - 小 + 大

         从2014年末到2016年上半年,我国獭兔、肉兔、长毛兔生产发展先后步入低谷,尤其是獭兔其持续时间之长超过预期。对近20年来已习惯于我国家兔存出栏量年年保持持续增长,从未见过三大类兔子的产销市场,及其生产发展同期受挫无一幸免的‘怪现象’,令业内不少人感到迷茫。
        究其原因认为,主要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低迷的大潮有关。外销极度疲软,这对一贯以“外向型畜牧产业”著称的家兔生产而言,由于其产品销售长期依赖欧洲国际贸易市场,因而受到了更大冲击是不难理解的。同时不可否认,家兔生产发展速度转缓甚至出现短暂的停滞,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形势的一种体现。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非人的意愿或安排,而是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家兔产业也不会例外。在新常态下,面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外部环境和家兔产业内部的生产、市场等条件已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客观形势,积极捕捉机遇推动西部兔业发展,对挖掘我国家兔生产潜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家兔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家兔年出栏量,由1991年的0.73亿只增加到2012年的4.88亿只,实现了20年的持续增长,是我国家兔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入21世纪,全国家兔年出栏量的增幅下滑到两位数以下,但仍以6%以上的中高速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以四川、重庆为主体的西部兔业的快速发展。从2000年到2008年,川、渝、陕、桂、黔、云南等西部6省市的家兔年出栏量,占全国家兔出栏总量的比例由29.1%上升到43.8%,而东部沿海地区的鲁、江、浙、沪、闽、广东6省其占比则由40.4%下降到34.1%;在同一时期,以河北、安徽、山西为主的中部产区的兔出栏量占全国的比例亦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
        由此不难看出,国内家兔的重点产区正由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逐步向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转移的趋势,并将随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和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强,进一步显现而不可逆转,成为我国家兔产业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之一。目前在上海、浙江、江苏的部分县市以及内地的部分大城市郊县,已出现禁止或限制养畜(包括兔子)的现象,预示着部分传统产区的家兔年饲养量将进一步减少。
        为此,对今后10~20年中国家兔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将寄希望于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家兔产业的后起之秀,尤其是兔业发展潜力较大的省区,如新疆、贵州、陕西、广西、内蒙、甘肃、云南和宁夏。
        西部,尤其是西北部地区发展兔业生产,不仅具有饲草、饲料及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明显优势,近10年来其农村的经济、文化水平已有明显提升,发展家兔生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并享有国家发展西部农村经济众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撑;西北部省区地域广阔、人口密度小,工业污染较轻,发展养兔生产的‘环保压力’和约束力相对较小;由此可见,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养兔业已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保障条件。
        而国家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扶贫攻坚’等大政方针和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均在西部,必将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农牧业内部结构的重大调整,给家兔生产及兔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家兔养殖业和兔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利于拓展兔产品的国内消费市场,丰富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有望乘国家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东风,开辟家兔产品新的国际贸易市场—中亚和非洲。
        推动西部兔业发展,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要让更多人了解家兔的高繁殖、高效率、产品优质安全等生产特点。如一只母兔一年生产的商品肉兔的活重大约为母兔体重的25倍,而一只母羊、一头母牛一年所生产的商品肉羊、肉牛活重,仅为其母畜体重的0.8和0.6倍;长毛兔单位体重的年产毛量(净毛)是绵羊单位体重年产毛量的7倍;还有兔肉的高蛋白、高消化率、低脂肪,食用无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感染之忧等等;要大力宣传发展家兔生产对推动西部畜牧业全面发展、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助推‘扶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意义,以争取行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提高农牧民的养兔积极性;
        推动西部兔业的发展,要下功夫做好养兔技术的普及教育和试点示范工作,特别要注重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养兔能手或职业农民,以确保家兔生产的健康发展;
        推动西部兔业的发展,需要重视抓好产业链上的饲料生产加工,家兔养殖及产品加工销售等多个行业的联动;在扶持养兔场户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应支持饲草饲料、笼具、相关的兽医兽药及兔产品的加工、销售等保障性企业的发展;鼓励家兔产业发展较早地区的相关企业或个人,到西部投资建场(厂)或参与产业链上的产销合作。
        在组织发展养兔生产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饲草饲料供应、产品销售市场及从业者的经济文化条件、民族习惯等客观实际,在养兔规模、生产模式及兔种类型的选择上,可加以引导但不宜过分强求,尤其对养兔扶贫的养殖规模问题应具有包容性;
        推动西部兔业发展,须积极推动直接面向西部兔业发展的科技研究和科技队伍的建设;以科技创新尤其在牧区养兔、开发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兔产品方面取得成果,以支撑西部兔业的健康发展;
        在兔肉产品、兔毛产品研发方面,应针对本地市场需求特点和借新‘新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带来的商机,围绕开辟新的兔产品国际贸易市场进行创新。
        推动我国西部兔业的发展有困难更有希望。有识之士勇往,因成功的机会常留给有准备的人。

上一篇:我国兔业的几起几落

下一篇:赴东阿县黑毛驴产业考察启迪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