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药园地 > 文章

喹乙醇在养殖业中的危害

时间:2014-12-0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喹乙醇进入中国
  喹乙醇(Olaquindox)又称喹酰胺醇、倍育诺,商品名为快育灵、灭藿灵、灭败灵等,是1965年德国拜耳药厂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因其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效果,尤其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等致病菌所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且有促进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利用,提高生长速度等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多种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中。
  1981年中国北京营养源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喹乙醇,从此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我国开始推广使用,并广泛用作畜禽生长促进剂,喹乙醇确实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喹乙醇在养殖业中应用存在很多问题。
  喹乙醇的危害性
  喹乙醇在动物机体内代谢较慢,残留期较长,长期添加使用易蓄积于动物组织中,可对动物肝、肾造成损害,长期用喹乙醇饲喂动物,就会造成动物蓄积中毒。如鸡的喹乙醇中毒则表现出采食减少或完全不食,精神不振,缩头,排稀粪,鸡冠呈紫黑色,最后挣扎而死;猪对喹乙醇远不如禽类对喹乙醇那样敏感,最先表现症状为粪便干燥,厌食,机体脱水,接着出现异食癖,咬尾、咬耳、喝尿,而后肌肉颤抖、后肢瘫痪,中毒严重的猪1天~2天后发生死亡。大剂量使用喹乙醇可致动物基因突变,同时还可抑制胸腺发育,抑制动物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动物自身抵抗力降低,抗病力差,各种疫病和顽固性疾病不断暴发,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喹乙醇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很多动物已中毒或在体内蓄积大量喹乙醇但未表现出中毒症状,这些动物产品被人食用后就会造成喹乙醇在人体内的蓄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危害人体的健康。
  喹乙醇以原型或代谢物的方式通过粪、尿等排泄物进入生态环境,或者在渔场水中直接添加喹乙醇,都会造成土壤环境、表层水体、水生和陆生生物喹乙醇残留蓄积,进而引起毒性,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
  毒理学研究还证实,喹乙醇及其代谢物具有光敏毒性、肾毒性、遗传毒性、可能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都会转嫁到人的身上,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
  完全禁用还需加大力度
  喹乙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对养殖业还是人类的健康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于是各国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欧盟在1998年底决定禁止使用喹乙醇。我国对喹乙醇的使用也做出了严格规定:喹乙醇只能用于体重低于35公斤的猪,动物屠宰或上市前必须停药35天,禁止用于家禽及水产养殖。
  但因为市场上对喹乙醇的销售没有做任何限制,许多养殖户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依然大量使用在猪禽及水产动物养殖上。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养殖模式落后,很多养殖户相关科学知识不足,道德观念淡薄,对有关的法律法规也不了解,同时监管制度也存在弊端,使得我国养殖业使用喹乙醇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这种潜规则伏击着我们每一个人,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要想完全禁用喹乙醇还需加大力度,唤醒行业人士的良知,内部揭发,外部监管,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养殖者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水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对危害人们健康的违法行为给予重罚,让那些伤天害理的行为无处可逃。

上一篇:给猪加药防病新观点

下一篇: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