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赣粤湘肉牛标准化养殖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12-09-2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淘牛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2、启动畜禽清洁生产
    2009年,江西省启动了千场万户畜禽清洁生产行动,把畜禽清洁生产作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以化解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三大安全”问题,实现疫病清净、产品洁净、环境干净。畜禽清洁生产贯穿于整个畜禽养殖全过程,包括规划布局、栏舍建设工艺、疫病控制、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等各环节。重点对规模养殖场实施标准化改造,从源头抓起,到粪污处理终端,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逐步规划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对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落实主体工程与环保处理工程设计、施工、投产“三同时”制度,明确了养殖场法人或户主为第一责任人,签定了粪污治理责任状。通过三年多的实施,畜禽清洁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共有3000多家规模养猪牛鸡养殖场完成了粪污治理改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3%、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7%,年减少粪污排放量约2000万吨。
    3、建立标准化预审储备制度,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
    江西省建立省、市、县三级储备制度,对标准化示范场、畜禽标准化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菜篮子产品扶持项目等进行预审储备。鼓励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标准化改造,对利用自有资金主动进行粪污治理建设的养殖场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支持,其它有关饲养补贴、良种补贴、贴息贷款等优先考虑,有效改变了“等、靠、要”思 想,增加了标准化改造的主动性。同时,建立了约束机制,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发放与标准化建设紧密挂钩。政府管理部门在项目申报 和资金安排时,设立相关条件,对未依法登记备案、未建立养殖档案、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未加施牲畜标识的,不得享受国家项目支持和资金扶助。第三, 完善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将以粪污治理为重点的标准化建设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吉安市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畜禽清洁生产促进畜 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吉安市的畜禽清洁生产工作提出了工作目标,实行绩效考核。
    四、本组建议
    1、尽快出台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养殖用地
    加强政策调研,组织国土、林业、畜牧等部门尽快制订和完善保障规模养殖用地的政策法规,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依法明确国土资源中草地土地的属性及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推动草地确权工作,推行林草一体化。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有关畜牧业用地政策,合理安排养殖业用地,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坚持鼓励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土地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林业主管部门在下达年森林采伐限额时,建议向畜牧业用地倾斜,进一步保障畜牧业发展用地。
    在肉牛规模化养殖建设上,全国统一标准对南方不太适宜,应出台适宜南方养殖规模为50头以上的养殖户和30头以上的养牛场标准化建设标准和补贴政策。
    2、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投入,推广新技术、新装备
    设立以粪污治理研究为重点的技术推广项目,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力度,积极研究探索因地制宜、投资较少、处理效果较好、运行费用较低的综合治理模 式,将栏舍建设、粪污排放、污染治理、综合利用等技术组装配套,强化对粪污收集、无害化处理、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广。
    3、落实政策,整合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现行有关产业政策,落实肉牛养殖业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加大肉牛良种补贴和养殖小区建设补贴力度,加大信贷扶持,支持规模肉牛养殖场进行以养 殖污染防治为重点的标准化改造。积极引导出台扶持肉牛业减排和粪污循环利用、沼气发电以及生产、使用有机肥等产业的政策,建立补贴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加大肉牛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推进力度。加大粪污处理和利用机械设备的补贴力度,除沼液运输车、固液分离机、清粪车等以外,建议将固粪搅拌机、喷灌车、洒粪车等其它治污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从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着手扶持标准化场的产品。
    4、提高肉牛产业组织化程度
    目前,整体上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所占比例较低,绝大多数为规模不足500头 的小场。整体标准化建设水平较低,因此,要积极扶持肉牛养殖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针对养殖者联 合的愿望不断增强的情况,应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促进肉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积极引导合作社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调整好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利益分 配,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为肉牛规模养殖场的发展搭建平台。

上一篇:2012年中国肉牛养殖行业投资市场研究观点

下一篇:2012年中国肉牛养殖行业报告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