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乳业健康发展亟须建立什么?

时间:2011-06-2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我国乳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来,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化定位和经营问题,致使产业内部利益之争此起彼伏。去年,新乳品标准出台引发奶牛饲养业与乳品加工业之间的标准之争;今年,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在乳业间再掀风波,一大批地方中小型乳品企业被迫退出乳品加工领域。
    怎能仅以检测设备定企业乾坤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和发展改革委2010年11月通知,乳品企业必须重新申请生产许可,到今年3月1日前还没有领到许可证的企业将被责令退出市场。审核标准依据新的《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新细则比旧细则严格,其中一条,企业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不得进行委托检验。
    目前我国乳品企业1600多家到时限,仅1/3的企业完成核查。国家质检总局虽然把许可证重新审查工作顺延至3月底,但剩下的企业命运如何?据业内人士测算:“此次审核,全国30%左右的乳品加工企业将退出,市场份额必向全国性大品牌集中。事实证明,许多企业被迫选择“自动”退市,山东济南市11家乳品生产企业中,“鲜鲜乳业”和“天元乳业”两家济南本地企业未递交申请。按照重审要求,企业要上检测设备,这样产品成本将提高;要上生产能力,产品销售难度就增大。因而对前景失去信心,就选择退出。山东威海8家乳企到3月10日只有一家通过审核。而陕西省78家企业中有24家企业被关闭。湖北襄阳、十堰等地的本土乳品品牌均未通过重审。
    很明显,“自检”成了众多小品牌企乳的一道“门槛”。为什么要设置这道关卡,逼小企业出局?有关部门解释,可以缓解目前我国乳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也可以防止乳业质量问题的发生;可以通过行业优化提升国内高端乳品与国外洋品牌的竞争实力。
    产能过剩、质量问题、竞争无力,责在企业吗?三鹿不小,四处建厂的“全国性大品牌”企业也不小,有能力生产婴幼儿奶粉的更不是小企业。中国乳业的确“需要几个过硬品牌叫板外资”,但长期以来,国际乳业巨头一向未能涉足国内液态乳市场,因为液态乳需要紧密的奶源,这个市场恰恰是地方小乳企的天下。如今由于大批小企业的退出,外资又一次迎来发展机遇。在奶粉沦陷之后,液态奶是否会变成下一个靶子。
    业内人士疾呼,单纯以硬件指标提高行业门槛将带来严重的后遗症。通过审核的企业由于一次性改造投入大,会给后续发展带来困难。被迫关停的企业给当地就业和奶农增收带来诸多压力,对银行负债的偿还更是个大问题。另外成本增加,再加上“市场定价话语权更集中”,乳品价格提升将使乳业市场陷入新一轮恶性竞争。
    怎能仅以蛋白质含量主产业兴衰
    令企业却步的“自检”检什么?新规要求,乳品企业采购制度应按照有关规定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等项目检验,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企业检验人员中具有三聚氰胺独立检验能力的人员至少2人以上。据悉,一套三聚氰胺小型检测设备价格至少四五十万元,大型检测设备则高达上千万元。看来,三聚氰胺对行业的危害并没有停止。
    三聚氰胺是什么?三聚氰胺这种化学物质被添加到生鲜乳中可以在检测中提高蛋白质含量。我们以蛋白质含量为生鲜乳收购标准,不达标的生鲜乳企业就不收购。三聚氰胺是中国乳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产物。三鹿事件后,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对以往乳品标准进行了清理,新国标2010年3月公布后备受争议。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不低于2.95%降到了2.8%。由此,“新国标一夜倒退25年”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乳品质量安全的担忧。

上一篇:奶业重加工轻养殖模式面临转型

下一篇:2011年中国奶业发展最新形势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