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时间:2009-10-2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师自1955~1988年,通过对布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布病阳性率控制到羊0.86%、牛0.78%(1988年动物疫病普查结果)。由于个体养殖户的不断增多,集市交易的开放,牲畜的流通加快,检疫、免疫、病畜的淘汰等措施跟不上,致使布病在本师死灰复燃,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为此,本师对布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1 调查情况
        1.1全师抽检羊130 908头,阳性3 926头,阳性率为3%。焉耆垦区抽检羊103674头,阳性为2932头,阳性率为2.82%。其中散养户抽检羊37 069头,阳性为1 287头,阳性率为3.47%,规模场抽检羊66605头,阳性1636头,阳性率为2.46%。孔雀垦区抽检羊12289头,阳性为659头,阳性率为5.36%,其中散养户抽检羊3596头。阳性为30头,阳性率为0.83%,规模场抽检羊8693头,阳性为629头,阳性率为7.24%。塔里木垦区抽检羊14945头,阳性为344头,阳性率为2.3%,全为散养。
        1.1.1全师羊的阳性率较1988年普查结果的0.86%高出2.14个百分点,焉耆垦区、孔雀垦区、塔里木垦区羊的阳性率较1988年普查结果分别高出1.96、4.5、1.44个百分点。焉耆垦区、孔雀垦区、塔里木垦区散养户羊的阳性率较1988年普查结果分别高出2.61、-0.03、1.44个百分点。焉耆垦区、孔雀垦区、塔里木垦区规模户羊的阳性率较1988年普查结果分别高出1.6、6.38个百分点。
        1.1.2可以看出羊布病在本师整体情况呈上升趋势。焉耆垦区较孔雀垦区、塔里木垦区散养户羊阳性率高,焉耆垦区较孔雀垦区、塔里木垦区规模户羊的阳性率低。
        1.1.3孔雀垦区规模羊场的超过10%以上的阳性率有5家,最高为15.1%。焉耆垦区散养户羊场最高阳性率为11.15%。
        1.2全师抽检牛9 653头,阳性1 033头,阳性率为10.7%。焉耆垦区抽检牛3 911头,阳性为35头,阳性率为0.89%。其中散养户抽检牛1 896头,阳性为35头,阳性率为0.89%,规模场抽检牛2 015头,无阳性。孔雀垦区抽检牛3 834头,阳性为992头,阳性率为25.87%,其中散养户抽检牛1 228头。阳性为9头,阳性率0.73%,规模场抽检牛2 606头,阳性为983头,阳性率为37.72%。塔里木垦区抽检牛2 908头,阳性为6头,阳性率为0.21%,其中散养户抽检2770头,阳性为6头,阳性率为0.22%,规模场抽检牛154头,无阳性。1.2.1全师牛的阳性率较1988年普查结果的0.78%高出9.92个百分点,焉耆垦区、孔雀垦区、塔里木垦区牛的阳性率较1988年普查结果分别高出0.11、25.09、-0.57个百分点。焉耆垦区、孔雀垦区、塔里木垦区散养户牛的阳性率较1988年普查结果分别高出0.11、0.05、-0.56个百分点。焉耆垦区、孔雀垦区、塔里木垦区规模户牛的阳性率较1988年普查结果分别高出-0.78、36.94、-0.78个百分点。
        1.2.2从结果得出全师布病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无论是规模场还是散养户,孔雀垦区比焉耆垦区、塔里木垦区牛的阳性率都高。规模牛场的布病阳性率最高为37.2%。
        2 布病阳性率升高的原因
        2.1养殖户对布病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对防治布病的知识了解甚少,致使购入或饲养患有布病的牛羊,成为布病的传染源。
        2.2产羔、产犊高峰时期、母畜流产及畜产品加工时,工人、牧工、牧业技术人员自我防护的意识淡薄,不及时、妥善处理胎衣、胎儿、胎水及畜产品,使得布鲁氏菌得以通过媒介传染给其他易感动物和人,使人或畜发病。
        2.3畜及畜产品的流通(特别是跨省、跨州、跨县团、跨乡的流通)缺乏检疫,或经营者有意逃避检疫,为布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2.4由于畜及畜产品的经营活动,出现“倒短”的经营者,即通过各种途径、从各个地方低价收购各类牛羊,进行短期的舍饲,在牛羊价格合适时出手,得到利润。这种经营方式在成为布病最大的传染源。
        2.5养殖场经营管理方式也是造成布病传播的根源
        2.5.1多头管理的养殖场在检疫、处理、淘汰患有布病的牛羊时,由于受资产、财务、审批、经费、领导的决策等因素的影响,使病畜长久存在,成为传染源和疫源地。
        2.5.2自繁自养的养殖场,对布病检验不扎实,出现问题不处理,也能成为布病的传染源。2.5.3非自繁自养的养殖场,牛羊不断的进入、卖出,不检疫,不但能将布病引入本场,也将病畜带出本场,成为传染源。
        2.6养殖户的生活习惯不卫生,是人患布病的重要因素。
        2.7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对布病等疫病防治重视不够,检疫、监督的力度缺乏,检疫的手段低下,不能及时的将隐性感染的牛羊检出,成为新的布病传染源。
        2.8发现布病的牛羊不能依据法规对场地、圈舍等进行消毒、隔离、扑杀、免疫等防治措施进行处理,也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
        3 防治
        3.1政府应加强和制定有效控制布病的管理办法,强化对布病的检疫、疫情监测和防制工作。阳性布病牛羊应及时淘汰扑杀,同时对扑杀的布病阳性牛羊的农户进行补偿。加大对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及防制措施的宣传力度。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增加防检设备投入,提高人员业务素质,科学化、正规化地开展布病的防疫和检疫工作。
        3.2加强布病的检疫,严把调运关,强化防疫监督。防止调进患病或染疫的牲畜及其产品。
        3.3坚持自繁自养,避免盲目引进。对规模化养殖场定期进行布病的检验,发现布病阳性畜坚决地淘汰。

上一篇:上海地区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血清学调查

下一篇: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监测问题探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